
在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》中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定義為: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,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,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,建立預防制度,規范生產行為,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,人、機、物、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,并持續改進,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。
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是預防生產安全事故,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治本之策。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以風險管理為基礎,強調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,將傳統的事后處理轉變為事前預防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的成功與否,主要看五個方面有沒有實現標準化:一是要管理標準化;二是要技術標準化;三是要裝備標準化;四是要環境標準化;五是要作業標準化。
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作為國家重點推行的管理方法,受到了各個行業(領域)企業的重視和歡迎。它作為一種動態的持續改進的系統管理方法,給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系統性、先進性、預防性以及全過程控制性,通過安全生產的建設調動了職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和自律性,從而達到以文化規范職工安全行為的目標,提高了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。
為深入貫徹落實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》(國發〔2010〕23號,以下簡稱《國務院通知》)和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“安全生產年”活動的通知》(國辦發〔2011〕11號,以下簡稱《國辦通知》)精神,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,進一步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行為,改善安全生產條件,強化安全基礎管理,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,國務院安委會在《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》(安委〔2011〕4號)中指出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意義:
(一)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必要途徑。
(二)是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長效制度。
(三)是政府實施安全生產分類指導、分級監管的重要依據。
(四)是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。
安徽宏遠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7日取得工貿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評審資格,評審范圍為輕工、建材、機械、商貿,評審地區為蚌埠市。
上一篇: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
下一篇: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